掘古揚音 南管聲傳 漢唐樂府創辦人陳美娥訪談報導 /撰文:徐千禾

掘古揚音 南管聲傳 漢唐樂府創辦人陳美娥訪談報導 /撰文:徐千禾


Project Description

網路上,有一封2006年6月台南市新興國小六年級學生寫給文化局長的信 ,在信中懇切地向其陳述他們在進行鄉土文化的主題探索時,從南管音樂中感受到的平和、寧靜,以及得知台南南聲社在法國的演出時內心所感到的「驕傲」與「莫名其妙」;前者為的是南管居然能讓根本聽不懂泉州話的法國人鼓掌叫好,後者則是因為「南管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我們自己都不知道,也不重視。」

這封信點出了南管在臺灣傳承與延續的處境,儘管曾經盛極一時,但卻隨著時間逐漸凋零、沒落。讓我們遺忘了,在過去的臺灣社會,南管曾與社會生活脈絡緊密相連。

就漢唐樂府創辦人與藝術總監陳美娥女士來看,南管蘊含豐富、多元,與往昔群眾生活息息相關。她開始接觸南管後,看見一群老先生、老太太對待南管音樂是那麼樣的恭敬、虔誠,絲竹合拍下彬彬有禮的人際網絡,令人動容。讓她開始著手探究南管的文化與起源。一頭栽入,孜孜不倦,便成了她畢生重要的使命與責任。

迎著淡水春光,我們來到漢唐樂府辦公室與她進行訪談,茶湯清香,一杯接著一杯,從南管文化的內蘊談到傳承,自歷史一路延伸到未來數位化典藏與應用的開展。

臺灣社會歷經幾次戰亂、社會轉型,傳統文化隨之變遷;以南管來看,缺乏深入、系統化的研究與紀錄,形式上大家可能知道怎麼演奏,但背後的意義與文化價值卻逐漸遺落。陳美娥曾經參與國外音樂演出後的座談會,當與會者問到南管與琵琶的抱法?為什麼唱閩南語、河洛話?音樂中的尺、譜、曲差別在哪裡?面對來自40多個國家的民族音樂學者、教授們發問,現場卻無人說得出所以然,當下她不禁羞愧地滿頭大汗,從此下定決心開始探尋南管的歷史。

為了探尋南管的真實面貌,陳美娥形容她的工作是「音樂考古學」,挖掘文獻、檔案的相關記載,進行理性的分析與考究,這成為漢唐樂府的核心精神,對南管背後的藝術性,進行文化與歷史的透析,藉著考古的手段,逐一證明。

陳美娥一邊爬梳南管的脈絡與淵源,一邊運用傳統的基因譜寫當代的南管劇作,吸引更多人透過欣賞,繼而認識南管的底蘊。她說:「如果並非真正了解其價值與意義,是不可能喜歡南管的。因為它無法跟你的生命產生真正的觸動。」

談到傳承,陳美娥認為人是其中決定性的關鍵。她在幾回訪談中不約而同地提及創辦一所學校的重要性,並點出當前傳統藝術傳承的盲點;在目前學院制度底下,學戲劇著重表演,缺乏人文底蘊,對文學、哲學、歷史、文化一無所知,傳統藝術的核心精神將難以延續下去。「技藝之外需要有德、學、才,學生應該要熟讀歷史、人文,甚或是南管的典章制度,不然只能教出藝匠,那些聰明的孩子怎麼學得下去?」陳美娥逐一分析。

為了吸引年輕人投入,培育更多投入南管的人才,陳美娥與漢唐樂府想到數位科技與網路的機會和潛力;並首度於2012年初試啼聲,推出《洛神賦》APP,編整圖文影音資料,成為大家在網路上以現代科技親近南管的門道。對此,陳美娥表示她還想要做的更多:「作為基本的規模來看是不錯的,但其僅只是對洛神賦;更應該要做的是對中國音樂史的統整,運用漢唐好看的影像成為輔助。」

長期以來致力於將南管做最好的詮釋與表現,漢唐樂府的資料、檔案經年累月的堆疊,如何透過數位轉化,激盪、醞釀新的機會與可能?要還原已然凋零的南管文化,陳美娥希望能夠培養研究生進行田野調查,從口述歷史紀錄南管百年來的演進與興衰。像是第一位學習南管的女士-陳梅,曾在當時的南管社團間掀起波瀾。第一次有女人進入,社長差點被除南管籍,因當時普遍被認為有失南管的身分與尊嚴而冷淡地予以接待;直到後來才逐漸有女性團員加入,如蔡小月女士等。這些故事見證了南管的過去,若經過記錄、整理,將能讓人們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南管。

「南管數位化後,可以做得很深、很廣、而且很有厚度與高度。」陳美娥如此期許。藝術、文化、歷史,在數位化後融會貫通,除了用於保存外,更能成為很好的教材。豐富的內容,加上賞心悅目的影像,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南管的細膩與精緻。聚集人才、資源後,要發展成為產業並不困難,經過複製,建立理論、系統,釋放基本元素的能量,衍生更多的創作與應用。

「《四時景》、《梅花操》、《百鳥歸巢》…」詢問陳美娥,南管如何與當代生活產生連結與對應?她唸了幾首曲名,這些音樂衍自民間社會,詞曲旋律與生活息息相關。而網路上也能找到許多漢唐樂府與不同單位的合作紀錄,像是與展覽合作、或是和宴飲結合,樂音悠悠,一拍、一拍,越發堅定而穩固。

多麼期待在數位化後,能夠展現傳統藝術與文化的底蘊,探索南管細膩而豐富的美好,讓後一代的人們看了有所領悟,得到啟發,吸引更多人對南管產生興趣,樂音不歇,從傳統一步、一步走來,展開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