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南管的過去和現在,與未來

南管古樂亦稱南音,一般多認為是明清時期盛行於泉州並逐漸流傳於閩南地區的地方音樂,不過據陳美娥女士《中原古樂始史初探》(註1)所述,可知中國南方各主要典樂雅音均源於中原古樂,泉州南管樂亦不例外,實為源自中原地區的中國重要傳統民族音樂之一。

福建南部,為今日中國行政區裡的漳州、泉州與廈門三個地級市,與臺灣相隔一海峽。十七世紀初期,臺灣即有漳泉移民;荷治時期(1624-1662),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了海上貿易,招工中國人以從事經濟活動;剛開始多為短期打工者,之後有長期投資並投入開墾與水利工程事業的人移居臺灣,落戶開展事業;到了鄭氏時期(1662-1683),鄭成功為了與清朝抗衡,曾率領中國民眾並招撫沿海流民遷移臺島。1683年,施琅率領清軍擊敗鄭氏王朝;1684年,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但恐人民據臺作亂而公布〈渡臺禁令〉(註2),兩百年間或禁或弛,惟閩粵之民偷渡不斷,直至1875年依欽差大臣沈葆楨之議,方廢除禁止遷臺政令。禁令一旦解除,移遷臺島者漸多,以日治時期(1895-1945)由臺灣總督府在1928年出版的《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一書中統計得知,祖籍福建者約占百分之八十三,其中泉州人有百分之四十五,漳州人有百分之三十五,由是可見臺灣漢族人口組成的概略樣貌,如今仍以福建閩南語系後裔居多,客家人居次。

隨著明清閩南移民的播遷,閩南文化也一併被帶到移居地,作為文化活動之一的南管,也在閩南移民的島嶼世代生活裡,融合各種地方俗常,以不同的方式被傳遞與承習,例如,梨園戲、懸絲傀儡戲、布袋戲等皆曾結合南管音樂;其中以傀儡戲為例,現今的南臺灣仍然可以發現有南管音樂伴奏的表演。南管,在臺灣是相對於北管的特稱;另外因為起源於福建泉州,又稱泉州南音,或稱南曲、郎君唱、郎君樂。

南管在臺灣鄭氏時期與清治時期的紀錄材料很少,最早的相關文獻,可見十七世紀末的郁永河《裨海記遊》〈臺灣竹枝詞〉第十一首:「肩披鬢髮耳垂璫,粉面紅唇似女郎;馬祖宮前鑼鼓鬧,侏離唱出下南腔。」另註:「…閩以漳泉二郡為下南,下南腔亦閩中聲律之一種也。」形容他在臺灣見到當地人民在媽祖廟前表演梨園戲酬謝神明,並以南管音樂唱奏的景象。

日治時期的臺灣南管館閣,以鹿港、臺南兩地最為蓬勃發展;1923年裕仁皇太子與能九親王分別在臺北、臺中欣賞南管音樂演奏,加上報紙報導,遂掀起一股南管熱潮,十多年以後,臺灣總督府展開皇民化運動,禁止傳統戲曲音樂演奏中的鑼鼓、嗩吶等的樂器使用,導致許多音樂戲曲活動停止,南管因為當時執政者的公開賞識,反而成為例外。

二戰之後,國民政府率領兩百六十多萬人口陸續遷臺,其中包含原本就會演奏南管的閩南人士,也有因為懷念故鄉而開始學習南管者,增加了南管音樂的參與人數。然而當時接管臺灣的執政當局對這種形式高雅、以地方方言演唱的音樂,只當作是在地的活動,態度消極包容但並不鼓勵。而因南管樂人在逐漸凋零、男性曲腳難尋的情況下,1956年臺灣首度有館閣接受女性,同年,臺南南聲社蔡小月所錄製的優美聲唱片,引起菲律賓僑界高度興趣,從1960至1980年間,臺灣與東南亞南管界進行前所未有的頻繁交流,特別是在1982年,臺南南聲社遠赴歐洲各國巡迴演出,將臺灣南管推向國際舞台,使南管在國內的社會知名度再次提升,並開啟南管團體出國巡迴的風氣。

1980年代,臺灣學術界亦著手針對南管音樂進行田野調查與研究的工作,以許常惠主編《鹿港南管音樂的調查與研究》為例,即是針對鹿港當地南管社團所執行的學術彙整。受到學術界探研南管的影響,一些南管館閣也開始重視與追溯館閣往昔的歷史與文獻,並參與學術研討會,如1981年在彰化鹿港,由許常惠教授策劃,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南管音樂國際會議」,是第一個以南管為對象的學術研討會。(註3)2005至2007年間,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委託呂錘寬教授建置「南北管音樂主題知識網」,將「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期間保存的音樂與影像,加上呂教授進行田野調查時所拍攝的照片,規劃成一個知識庫,透過網路科技,讓讀者在電腦螢幕前即能入門臺灣南管的由來與梗概。

1982年5月,《文化資產保護法》制定後公布,1984年2月發佈施行細則,政府開始對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的民間藝術進行保存工作。2005年,經過行政院多方研擬會商,後提請立法院審議《文化資產保護法》修正草案,11月1日起施行。這次修法包含大幅度調整法令內容、範圍與權責單位;保存方式的改變;建立文化資產保護網;加強連結都市計畫和土地的相關法令;將遺址、聚落與文化景觀單獨列名,朝向大型化、有形暨無形文化資產統合保存的方向執行保存工作。

以文化策令作為背景,教育部亦於1985至1994年承辦十屆「民族藝術薪傳獎」,其中包括「傳統音樂及說唱類」,南管團體包括臺南南聲社、彰化鹿港雅正齋、臺北華聲南樂社、臺北漢唐樂府與臺北閩南樂府於期間分別獲獎。1991年,教育部規劃執行「重要民族藝術傳藝計畫」。同年,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文化建設中程發展方案」,將「籌設東北部民俗技藝園」納入「國建六年計畫」,期望能結合學術機構與民間資源,共同推動傳統藝術紮根工作,以此作基礎,衍生之後的「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

1994年,文化建設委員會研訂「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經協調整合,將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傳藝計畫」一併納入,並於1996年7月起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承接執行為期八年的中長程計畫,期間有臺北華聲社、臺北漢唐樂府、臺北中華絃管研究社、臺南南聲社與彰化南北館音樂戲曲館等南管團體,分別申請與南管音樂或南管戲相關的計畫。由學者與專家共同參與、配合,運用田野調查的方法,將專業藝人傳習的過程錄音、錄影並做文字記錄,後期再以專書、圖錄與影音光碟的形式公開出版。2011年12月,臺灣首次由官方主辦以「躍動南管‧觀摩匯演」為名的南管音樂甄選活動,入選團體於隔年春天在宜蘭傳藝中心曲藝館公開演出,共計六名演奏組和十名演唱組,再經評審遴選兩首演奏樂曲和四首演唱樂曲,後進行錄音作業,並出版音樂專輯《承啟 – 臺灣南管》。

由是,從國家政策下的官方活動轉向教育面,有將南管音樂首先列為主修專業課程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於1995年成立;之後陸續成立並招生的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1996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1997)、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1998年)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2002年),則將南管音樂規劃為選修課程。針對中小學的鄉土藝術教育,教育部則於1991年四月訂定,1999年修訂《國民中小學推展傳統藝術教育實施要點》,將「傳統音樂」納入實施內容;依林珀姬教授2008至2012年間調查探訪並完成的〈2012年度南管音樂活動觀察與評介〉一文,可知1996至2009年間,中小學校園分別有南管社團的成立,然容易因主事者職位異動,家長不一定都支持的情況下,盡可能地經營承續。

南管音樂在臺灣,二、三百年來,因為政權轉換、社會變遷與策令規範等眾多因素的交互影響,有傳統館閣致力維運的一面,也有學術研究詮釋的另一面,更有跨領域多元表演的呈現。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從充實典藏內容的任務導向出發,自2013年始檢視國家型計畫時期(2002至2012年)成果,基於「臺灣傳統藝術」方面尚缺「南管」領域的知識材料,遂機緣性的選取「漢唐樂府數位典藏計畫」,作為首批南管數位化內容。

「漢唐樂府」由陳美娥女士創立於1983年,矢志將日漸式微的南管樂重新納置於中國音樂的脈絡中,並進行田野調查、學術論述與培養演奏/演藝人才,1983至1995年為其〝知識奠基期〞,除了走訪歐美重要學術機構,並以南管音樂會形式參與國內外各大藝術節活動;1995年至今為〝傳統再生期〞,從南管樂團轉型為梨園樂舞表演。重要曲目包括《豔歌行》、《儷人行》、《荔境奇緣》、《梨園幽夢》、《韓熙載夜宴圖》、《洛神賦》、《教坊記》、《殷商王‧后 – 武丁與婦好》、《盤之古-南管鐘磬樂舞》等。

經過盤點,漢唐樂府各項原件,錄影帶、錄音帶、幻燈片等皆因保存問題而有程度不一的發霉狀況,加以為減低數位執行過程可能產生的人為破壞,於是請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前身為國家電影資料館)專業人員協助檢查與判斷,在傳統磁帶(BETACAN SP、VHS、BETACAM等)部分,先進行「乾燥」、「除霉」與「清潔」等流程,後方執行轉製作業;另專對南管音樂部分,則請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協助操作國際標準聲音數位化作業;幻燈片因受潮嚴重,難以修復,遂請託坊間專業廠商協助尋借最新設備,勉力轉製。其餘原件,則由本中心自行數位化。至2015年底前完成的數位檔案有錄音帶93筆;錄影帶147筆;光碟161筆;底片5,686筆;幻燈片259筆;節目冊33筆。

以上述數位檔案為基礎,接續規劃想像南管網站的構建,同時訂定「典藏」與「研究」兩大範疇。「典藏」分做影像、聲音、文物三類,各類再細分影片、照片、音樂、訪談、樂器、節目冊等支類;「研究」則有南管簡史撰述、臺灣團體介紹與相關連結彙整,包括國家單位、學校科系與民間團體。再進一步透過揀擇選取,整理組織,冀以儘能接近詳實的數位內容,公開列置予社會大眾參酌。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2015年11月

 

(註1)陳美娥,《中原古樂始史初探》,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9月。

(註2)康熙帝以施琅建議公告三禁令:(1)欲渡船臺灣者,先給原籍地方照單,經分巡臺廈兵備道稽查,依臺灣海防同知審驗批准,潛渡者嚴處。(2)渡臺者不准攜帶妻兒家眷,業經渡臺者,亦不得招致(此禁令在1732年廢止)。(3)粵地屢為海盜淵藪,以積習未脫,禁其民渡臺。

(註3)之後相隔多年,分別於1994年,在彰化縣文化局,由彰化縣政府主辦「千載清音學術研討會」;於2004年,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許常惠文藝基金會承辦「南北管音樂藝術研討會」。